(原标题:杭州市产业园区“规划 环评+项目环评”今起改革 通讯员:陈爱民 记者:史洁)
今日起,《杭州市产业园区“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改革实施方案》开始施行。如果符合“一免”改革要求,企业只要填报项目基本信息,经园区管理机构同意后,当天即可完成豁免流程,实现项目环评“零费用”“零时限”。

原来要编制环评文件建设的项目,企业除了需要花费几千元到数万元委托专业环评机构编制环评文件外,生态环境部门还要履行受理、审查等法定审批程序——从环评文件编制到审批完成可能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改革后,杭州市域范围内的各类开发区(园区)、产业集聚区、新城、特色小镇、小微园区等重点区域,将有“一免、四减、四保障”的变化。
具体来说,“一免”为豁免环评编制——编制改革区域规划环评时,可结合本区域特点,在《杭州市改革区域公共服务项目环评优化正面清单》中,选取一个或多个符合本区域“三线一单”管控要求的项目类别,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开展评价,并明确项目布局、生态环境准入条件、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管控等内容。改革实施后,相应类别建设项目可由建设单位提出申请,经改革区域管理机构同意后,不再对建设项目重复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四减”为降低环评等级、开展多评集成、简化环评编制、实行打捆审批——比方说,改革区域内多家小微企业(以小微企业名录为准)建设同一类型建设项目的,可以委托一家企业或由改革区域管理机构代为编制一份环评文件。
“四保障措施”集中在属地政府加强统筹监督、改革区域管理机构抓好改革落实、生态环境部门强化监督管理、建设单位落实主体责任。
这样的改革,对企业而言,环评更便捷了,这也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化“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背景下,我市推进生态环境准入领域科学化精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它将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助推我市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建设。
今后,生态环境部门将强化环评中介机构监管,并深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大对免于环评手续、降低环评等级的建设项目抽查检查;对豁免环评编制的建设项目,在投运前应上门开展服务指导。同时,落实信息化建设保障。依托“生态智卫”信息化建设,动态公开符合要求的改革区域名录,优化办事流程,整合现有信息化资源,实现全程网办;与各改革园区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实现数据互通。
据悉,《实施方案》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文章来源:杭州日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叠叠租写字楼网”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叠叠租写字楼网赞同其观点。 未经本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本站点上的所有文章和资料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与我们联系,请来信到邮箱:om@dongdongzu.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或者删除。叠叠租写字楼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