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回报 商铺仍是重点投资对象

写字楼网-ddzxzl-com 商业地产 163 0

  目前,中山商业地产迎来新一轮开发热潮,城市商圈多元化发展日益明显:大型住宅开发形成的社区商业中心;办公写字楼城区四面开花;城市枢纽功能的城乡结合部集合了一大批专业市场,专业商圈应运而生。以利和广场、凤鸣商业城、金鹰广场、甚至万达广场为热点的商业项目崛起使中山商业地产吹响“饱和论”,商业地产成为目前房地产市场焦点。如何正确对待形成的各种新商圈? 如何评估中山商业地产发展需求潜力?如何面对中山商业地产发展挑战?这不仅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也是众多连锁商业品牌,政府及广大投资者关注的话题。

高效回报 商铺仍是重点投资对象-第1张图片-叠叠租写字楼网

  7月14-18日的中山书展期间,天睿地产向书展参观客户、中心城区市民(私营企业主、个体经营户、白领等)进行居民问卷访谈,着力研究消费者对中山商业地产发展信心及各类产品需求状况,以更评估当前市场发展现状。访谈期间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753份;有效619份。调查结果显示,有过半受访者希望买商铺进行投资,但仅有5% 的受访者会选择写字楼;城区仍是商业物业的重点投资区域,其次是城铁沿线的潜力新区;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认为5-10% 年的回报率方为理想水平。

  5%的受访者想买写字楼

  本次619位受访客户当中,选择写字楼的客户仅有5%左右,产权式公寓首选比例占28%。另外,有55%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有条件购买商业类物业的话,将会以商铺作为首选产品。其中,有35%的受访者选择商业中心的铺位,有20%的受访者选择临街商铺。

  从本次调查当中,我们发现商铺依然属于客户主要目标消费产品。尤其以30-40岁比例客户对于商铺的需求比例较高,以私企客户为主;选择产权公寓客户更趋向于25-30岁的年轻一族,占总体比例的66%,且自用的需求更大;另外,写字楼则由于面积大、总价高、从而导致投资成本较高、存在的风险较大、投资目的不明确等因素而遭大众市民“冷眼”。

  自用与投资并举

  在商业产品的购买用途方面,选择自用客户及投资出租的客户均占总受访客户的四成。尚不确定购买用途的客户则有18%。

  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消费者购买商业物业的用途是较为明确的,买来物业,要么自用,要么投资。在投资出租的客户当中,有170位受访者选择商铺作为目标业态,占整体67%;选择自用物业的客户当中,大部分选择产权式公寓。

  自用与投资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购房心态:自用物业客户主要看好商业有长期的高效益回报,而促动投资出租客户消费的原因则主要来源于通胀预期较大,资金贬值较为明显,寻找资金“避难所”。

  城区是重点区域

  与住宅一样,商业物业的置业区位对购房者的影响相当大,城区由于商业氛围浓厚、各项配套设施完整、人民消费水平较高的优势,使得52%受访客户会选择在城区置业。其中石岐区、西区等旧城商业区占27%,东区新商业区占25%。

  城轨沿线片区也是消费者选购商业物业的重点考虑区域,有16%的受访者表示看好城铁商业潜力片区。另外,有13%的受访者选择开发区、沙溪、港口等受城区经济辐射较强的泛城区;有11%的受访者喜欢古镇、小榄、三乡等重点的经济重镇。[NextPage]

  商业讲求营商环境的营造、交通、地段、人流是较关键的方面。“从本次调查当中,我们发现客户选择商业底子较好的城区依然是首选的重点。从调查数据反映,客户对于新老城区的青睐程度各半。而城轨片区作为市场炒作的热点,商业物业同样引起消费者的高度关注。”天睿地产市场总监陈彬艺说:“整体而言,随着离心型城市化的加快,加上泛城区各综合体项目的崛起,商业类物业的分布将趋向广泛。整体市场放量的背景下,居民可选择空间加大。以往,消费者区域局限性的特征有望被逐步改变。”

  年回报率必须在5%以上

  与投资住宅不同,选择投资商业物业的市民更注重物业的升值回报率。在访客户对于投资年回报率的预期方面,有74%的受访者认为5-10%的年回报率方为理想水平;另外,有接近两成人认为商业物业的年回报率必须在10%以上,只有不到一成的客户可以接受3-5%的年回报率。

  在各业态的回报率预期方面,选择铺位投资的客户回报率预期主要集中在8-10%阶段,占总量的36%;如果选择产权公寓,则有39%的受访者预期回报在5-8%之间;写字楼预期回报同样以5-8%比例为多。

  通过调查问卷,发现客户的回报率预期水平普遍较高。当中,商铺的投资收益则相对被看高。在各区位回报率的预期方面,老城区(石岐区、西区)商业物业回报率预期在5-8%最多,占46%;客户对新城区(东区)回报率预期多在8至10%之间,占41%;此外,客户对于城郊、城轨片区及重点区镇中心区回报率预期多在5-8%。

  过半受访者认为后市乐观

  在消费者对商业市场后市发展预期上,有超过五成的客户认为中山商业市场正处于加速阶段,对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而27%的客户则认为目前市场开发的项目太多趋于饱和,对前景不看好;而观望情绪较浓的客户则有20%比例左右。

  “可以简单预期:目前通胀预期依然看高,在住宅受到政策严打之下,加上股票市场波动较大,缺乏投资渠道的本地消费者对商业物业的需求依然较大。”陈彬艺说。

文章来源:中山商报

标签: 地产 物业 住宅 商铺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