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辖区内存在不少老厂房,这些工厂不仅为长风书写过辉煌的一页,并且也在老长风人的回忆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今天!小编将带你重走老厂房旧址感受工业时期的长风,一探老厂房的前世今生。
长风辖区内存在不少老厂房
这些工厂不仅为长风
书写过辉煌的一页
并且也在老长风人的回忆中
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今天
小编将带你重走老厂房旧址
感受工业时期的长风
一探老厂房的前世今生
上 海 眼 镜 一 厂
在美丽的苏州河丹巴路口,矗立着一座小红房子——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现址光复西路2690号),前身是旧址丹巴路1号上海眼镜一厂。
上海眼镜一厂隶属于轻工业局眼镜公司,它是1958年大跃进年代长风工业区的产物,也是我国眼镜工业在上海的重要骨干企业之一,有员工近800人。
在计划经济年代,它的品牌产品“视力牌”眼镜,在上海乃至全国眼镜市场占据份额,就连老字号品牌吴良材眼镜店,也要从该厂订购部分产品。
早在1985年前,眼镜一厂每年上交国家利润已达到人民币350万元。一个800人不到的厂家,除去生产成本、员工薪酬和福利、固定资产投资和折旧、设备更新、办公用品、税收税费等支出,在当年能有350万元的利润,这是很不容易的。
由于上海眼镜一厂是国营企业,所以它生产的经营方式有别于手工作坊起家的公私合营企业,同时它也做门店生意,在上海街头有多处门市部,其中坐落在常德路587号上海新视眼镜厂的上海眼镜一厂门市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了。其正宗的优良的服务态度和专业的技术,获得新老客户的赞誉。
随着时代发展的洪流,上海眼镜一厂褪去往日的工业光辉摇身一变,变身成为一家展现上海苏州河沿岸地区工业历史的地域性博物馆,揭示着苏州河工业文明的历史文脉,让苏州河的文化内涵和工业文明的历程成为上海国际大都市永恒的记忆。
上 海 酵 母 厂
上海酵母厂的旧址光复西路2531号,其前身为德国商人于1922年创办的大华利卫生食料厂,号称远东第一家专门生产酵母的厂家。生产的“双怪兽”商标产品,除了在中国市场销售外,还出口到日本、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1936年,德商将49%的股权售予丹麦公司,并由丹麦人出面经营。1949年后,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收购该厂股权,改名为地方国营上海酵母厂,改用“健康牌”商标,生产的鲜酵母、活性干酵母等产品销往国内27个省、市、自治区和古巴、坦桑尼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1960年到1962年,我国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当年凭购粮证每月配额购买70%的面粉。这对吃惯米饭的南方人来说是一大考验。于是面饼、面条、面疙瘩、面糊粥,还有就是馒头,每天换着花样吃。
做馒头需要发酵,用半块鲜酵母碾碎,和在面粉里,加一定量的水,揉成面团,随后放在草窝里,12小时后面团膨胀即可做馒头。不得不说,就是这样一块能让面粉花样多变的小小“酵母”,竟伴随着当时的人们度过了一段艰苦的岁月。
到了1978年,石油酵母——蛋白质饲料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988年,健康牌鲜酵母获首届全国名特优新产品博览会金奖。
如今,号称远东第一家酵母厂的上海酵母厂因产业调整而关闭,原址改造成苏州河畔的生态绿地。而上海酵母厂往日的荣光也随着时代的更替永久的印在了一代人的记忆之中。
天 厨 味 精 厂
1947年落户于长风,原址在沪西陈家渡今云岭东路40号的天厨味精厂是由中国化工实业家吴蕴初在1923年创办的中国第一家味精厂。
天厨味精厂推出的中国味之素——佛手牌味精,取得了英国、法国、美国的产品出口专利保护权。这是中国轻化工产品最早获得的国际专利。
为了推动中国味精事业的发展,吴蕴初决定放弃味精的专利权,这一爱国举动使得国货味精产品大量行销于世,化学工业社的“观音粉”、天一厂的“味母”、天香厂的“味宝”蜂拥入市,推动我国味精产业的大发展,风头和销量甚至盖过了当时垄断中国味精市场的日本“味の素”。
在生产味精的产业链上,吴蕴初先后又发起投资建立天原电化厂、天盛陶器厂、天利氮气厂,形成天字号企业集团,在我国化学工业史上留下了灿烂的篇章。
如今,随着区域结构的转型及行业的需求,天厨味精厂已不复存在,坐落于此的是那茵茵绿地、环境优美的生态园区。
在现代化的进展过程中,历史终将成为历史。天厨味精厂也随着历史的变迁化身成为长风生态园区中的一处城市景观静静地矗立在苏州河畔,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属于长风的化工发展,印刻着属于长风的历史记忆。
尽管蒙尘于岁月
却从未被遗忘
属于它们的辉煌时代
正续写着新的篇章
让我们怀揣着老长风人的梦想
乘风破浪、奋楫笃行!